top of page
White Structure

展覽序言

「浮生若似冰底水,日夜東流不自知」。習書五十年,從二千年開始執教書法,至今二十個年頭。

  今次是我和學生第五次舉辦的書法展覽,距上次展覽的時間已有五年。過去三年,因著新冠疫情的關係,大家都難以和外界接觸,更遑論互相觀摩學習,所以在疫情緩和後,同學都紛紛提出舉辦展覽的訴求。由知道場地獲得批准開始,大家立即加緊練習,心情好像清代詩人袁枚筆下的詩句「阿婆還似初笄女,頭未梳成不許看」,戰戰兢兢,務求展品至臻美善。那一股強大力量是我之前未有見過,亦看到經過今次為展覽的努力練習,同學的水平都提升不少。

  是次展覽欣喜獲二十多位本港書法名家好友的首肯参與,令展場生色不少。我在此衷心感謝他們提供珍貴墨寶。

  今次展覽採用「師友展」而非師生展,因為我和學生的感情亦師亦友。除了在書法的領域上,我給他們指導和意見之外,在不同層面上大家都會互相交流切磋,無所不談,感情和好朋友無異,彌足珍貴。

  是次參展者共有七十多人,作品约二百五十件,參展學員中書法年資由一年至二十年不等。作品尺寸不拘一格,最大的不乏超過八尺高,離開明清朝之前「桌上」的書法小品,走向現代書法「展廳壁上觀」的藝術觀賞領域。這是一條枯燥的路,考驗學書者持續不斷的堅毅意志,到略有所成的今天。不單如此,不少學生早已設帳授徒,且不乏程門立雪者。為師的我常深感後浪推前浪!這是學員努力耕耘的成果,天道酬勤;書體方面多樣化,顯示學員的學習和愛好不局限於某一種書體,令人有一樹千花,各異其趣的驚喜和意外。道不遠人,惟行者至。

  背負着三千多年歷史的中國文字,後輩學書之餘,亦須認識文字歷史發展。習書有成者離不開「師古」臨帖這不二之門。習書從遠古的文字至近代書家的各種書體中,選擇心儀書帖,焚膏繼晷,不住臨習而有所成。是次展覽設置了一「臨摹區」,讓參觀者走一趟,一窺每一同學臨寫字帖的功課。

  是次展覽亦安排了即席揮毫及多個書法導賞項目,全部由師生擔任。

  今年為龍年,在中國,龍代表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,亦代表中國人勤勞勇敢、大膽創造、誠信和諧的精神,也是俗稱龍之魄力。我選用「龍躍流芳」為今次展覽的主題,就是期盼我們能夠有如巨龍的精神,秉承傳統,同時勇於創新,讓大家留下美好印記。

馬潤憲

2024/8/8

龍躍流芳 - 老驥師友書法展 @2024

bottom of page